詳詢的分析下全自動小瓶水灌裝生產線的安裝與調試過程
(一)安裝環境要求
場地選擇
全自動小瓶水灌裝生產線應安裝在干燥、通風良好的室內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空氣的影響。潮濕的環境可能導致電氣元件受潮損壞,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。
場地應平整、堅固,能夠承受設備的重量和運行時產生的振動。地面不平整可能會使設備產生晃動,影響灌裝精度和設備的壽命。
空間布局
根據生產線的規模和工藝流程,合理規劃設備的擺放位置,確保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順暢,物料輸送管道和電纜布置整齊、有序,便于操作和維護。
留出足夠的空間用于設備的檢修、維護和物料的存放,避免設備周圍堆放雜物,影響操作人員的工作和設備的散熱。
(二)設備安裝步驟
主體設備安裝
按照設備的安裝說明書,將灌裝機、理瓶機、洗瓶機、旋蓋機等主體設備依次放置在預定的位置上,使用地腳螺栓將其固定在地面上,確保設備的穩定性。
調整各設備的水平度,使其達到設備要求的精度。水平度不準確可能會導致設備運行不穩定,影響灌裝效果和設備的壽命。
管道連接
根據工藝流程,連接好物料輸送管道、壓縮空氣管道、冷卻水管道等。確保管道連接緊密,無泄漏現象。在連接管道時,應注意管道的走向和坡度,避免出現積水或氣體堵塞的情況。
電氣連接
由專業的電氣工程師按照電氣原理圖,將設備的電源線、控制線等連接到相應的電氣柜和控制臺上。連接完成后,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和接地電阻測試,確保電氣系統的安全性。
(三)設備調試
單機調試
分別對各個單機設備進行調試,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、傳動系統的靈活性、灌裝頭的密封性等。在調試過程中,注意觀察設備是否有異常振動、噪聲和發熱現象,如有問題應及時停機檢查并排除。
調整灌裝機的灌裝量和灌裝速度,使其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。灌裝量的調整可以通過調節灌裝頭的閥門開度或活塞行程來實現,灌裝速度的調整則可以通過變頻器改變電機的轉速來完成。
聯機調試
在單機調試正常后,進行聯機調試。啟動整條生產線,觀察物料在各設備之間的輸送是否順暢,各設備的協同工作是否正常。檢查洗瓶機的清洗效果、灌裝機的灌裝精度、旋蓋機的旋蓋質量等是否符合要求。
對控制系統進行調試,檢查各傳感器、執行器的工作狀態是否正確,PLC程序是否能夠正常運行。通過人機界面對設備的參數進行設置和修改,確保設備能夠按照預定的程序進行自動化生產。
二、操作規范
(一)開機前準備
檢查設備
操作人員在開機前應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,包括設備的外觀是否有損壞、各連接部位是否松動、管道是否有泄漏、電氣系統是否正常等。
檢查物料的供應情況,確保原水箱或儲液罐中有足夠的水或其他液體,并且水質符合生產要求。同時,檢查包裝材料的供應情況,如瓶子、蓋子等是否充足。
清潔衛生
對設備的表面、灌裝頭、輸送帶等部位進行清潔,去除灰塵、雜物和殘留的物料。特別是灌裝頭和管道內部,要定期進行消毒處理,防止細菌滋生,影響產品質量。
檢查操作人員的個人衛生,要求操作人員穿戴干凈的工作服、工作帽和口罩,洗手消毒后才能進入生產區域。
(二)開機操作
啟動順序
按照設備的啟動順序,依次啟動空壓機、水泵、制冷機等輔助設備,待各項參數穩定后,再啟動灌裝機、理瓶機、洗瓶機等主機設備。啟動過程中,應注意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態,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。
參數設置
根據生產任務和產品要求,在人機界面上設置好設備的運行參數,如灌裝量、灌裝速度、瓶子規格、旋蓋扭矩等。參數設置應準確無誤,避免因參數錯誤導致產品質量問題或設備故障。
運行監控
在設備運行過程中,操作人員應密切關注設備的運行狀態,通過觀察窗或監控系統查看物料的灌裝情況、瓶子的輸送情況以及各設備的運行參數。如發現異常情況,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,如調整設備參數、清理堵塞部位或停機維修。
(三)關機操作
停止順序
生產結束后,按照與開機相反的順序依次停止各設備的運行。先停止主機設備的運行,待物料輸送完畢后,再停止輔助設備的運行。
排空物料
將灌裝機內的剩余物料排空,清洗灌裝頭和管道,防止物料殘留變質。同時,將原水箱或儲液罐中的剩余液體排放干凈,并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。
設備清潔
對設備進行全面清潔,包括設備的表面、內部部件、輸送帶等。清潔時,應使用合適的清潔劑和工具,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壞。清潔完成后,將設備擦拭干凈,保持設備的干燥和整潔。
